《故事思维》读书笔记
“传授别人技能的故事应该能让人明白他们学这些东西会有什么用处 你不会无缘无故的教人做某件事情。”
“如果有人只明白你让他们做的是什么,而不了解你为什么要让他们那样做,他的表现是永远不会让你满意的。”
这是《故事思维》一书里的两段话。当我读到这两段话时,一种无形的力量催促我感觉把它们摘录到笔记本上。
讲故事无论是对于老师,还是公司领导,亦或是其他各行各业的人来说都非常非常重要。
回想我上大学的时候,有一门课叫做写作课,按理来说写作课应该是十分有趣、十分能够激发创造力的.一门课程,实际的结果却是老师拿着一本厚厚的教材读概念,我失望至极,班里也有不少人逃课了。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写作这件事情。
虽然有人说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,但是一个好的老师应当教会我们,写作其实就是在讲故事,讲你自己的故事,讲你看到的听到的别人的故事,而且应当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授课。时至今日,我都能够想起那个老师的样子,也能够回忆起无聊的课堂气氛。
现在看来每一门课程老师都应该告诉学生,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,学生为什么要来上这门课,她们能够收获什么,其次才是教具体的内容。当前仅当学生觉得自己所学的内容是有价值的时候,他们才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听一个老师的课程。
我有一个哥哥也是中文系毕业的,他非常喜欢古代文学,之前考研的时候专业课都接近满分,只不过因为英语的原因,考了几次也没有考上。最近他在上海给学生代课,讲述的内容是他所熟悉的中国古代诗歌史、中国古代小说史、文言文等。他说他是这样讲课的:比如说状语后置,先告诉学生什么是状语后置倒装句,然后举一些平时我们说的,比如我在床上看手机,那我们也说我看手机在床上。再举大量的文言文例句让他们理解熟读。再去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,和现在的联系在哪里,其实就是个习惯问题。语言也是传承发展的,并不是文言文的这些我们就不用了,我们也一直在用,只是可能现在的状语更喜欢放在前面。其实文言句式和现代文没什么区别。
跟他聊完天之后,我都觉得他讲的非常的有意思,其实他讲的许多内容我是不知道的。他讲述的方法我非常喜欢,我甚至跟他说改天我也想去做你的学生呢。
在《微习惯》那本书里边也曾提到过,培养微习惯的第二个步骤就是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,也就是说自己培养一个习惯的最终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,明白为什么也就明白了自己内心最深的渴望,也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。
我们不仅要懂得做什么,更加要懂得为什么那样做,我们不仅要教别人应该做什么,更应该教别人为什么做这些。唯有如此,我们才能使自己的行为令自己满意,才能让别人心安理得地去做一件事。